9月28日,为庆祝祖国的节日,一场以“爱在光彩·霞光汇聚”为主题的苏州光彩霞光大课堂第三期活动在苏州光彩慈善爱心营养厨房成功举办。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首席顾问徐宝鑫,基金会劝募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党支部预备党员杨龙兵,基金会妇联执委、志委会副秘书长李小红,以及陈霞爱心义工队的志愿者、血液病患者及家属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苏州光彩霞光大课堂是苏州光彩慈善陈霞爱心营养厨房举办的系列公益活动之一,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携手合作单位,定期在课堂开展爱心志愿、健康科普、病患分享等活动。通过公益善举,传递爱心和温暖,弘扬慈善公益精神,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目前为止,苏州光彩霞光大课堂系列活动已举办三期。
活动伊始,杨龙兵主任向大家介绍了爱心营养厨房项目,并分发了《霞光健康·关爱手册》,希望从医食住行、健康咨询与日常护理指导等方面切切实实地帮助到病患群体。
作为血液病康复患者,杨龙兵深知对抗病魔的不易。7年前,身患白血病的杨龙兵受助于陈霞爱心营养厨房,康复之后,便留在了同样身为血液病康复患者的陈霞身边,与她并肩战斗,全心全意帮扶血液病患群体。杨龙兵的母亲也一直留在爱心厨房,凡是来爱心厨房寻求帮助的患者及家属都亲切地称呼其一声“三姐”。这么多年来,爱心厨房始终坚持“爱不打烊”,只为患者及家属留一盏“灯”。
与此同时,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作为陈霞基金会党支部一名预备党员,杨老师在倾听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讲述后,回忆起自己患病期间的点点滴滴,令他感同深受。活动现场,杨老师除了向他们送上基金会党支部的关心以外,还就目前大家的生活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询问,认真记录下大家在就医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叮嘱他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遇到困难可以随时与爱心厨房和基金会取得联系,大家一起想办法与患者共渡难关。现场,他专程给大家送上一份“健康关爱礼”——《霞光健康·关爱手册》。《手册》从设计到组稿,历经大半年最终编印成册,通过医食住行等结合患者患病过程、感受体会以及家属的护理心得等方面给大家提供参考。杨龙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鼓励大家多多交流,坚定信心,让阳光不仅仅写在患者的脸上,让爱能成为一盏灯点亮家属心中的希望。
活动中,病友及家属也相继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经历。
沈艾琴——患者孟凡盛的妻子。6月份,孟凡盛查出白血病,身体单薄的女儿坚持捐髓救父,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大学,大家为患者女儿的孝心与勇敢所动容。对此,基金会密切关注患者,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给予帮助。
张志坤——非霍奇金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直外向,喜欢运动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血液病扯上关系。一次异常的腹泻,让他检查出了非霍奇金外周T细胞淋巴瘤。拿到检查结果,他始终不敢相信,但最终他选择勇敢面对。他清楚地记得,在移植前进行大清髓,好像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一般,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新年的钟声预示着新的气象,他咬牙坚持,坚信自己能够迎来新生。重生之后的他比以前更加开朗,还增重了不少。现场,他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运动健身养生心得,鼓励大家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付会兰的儿子今年36岁,原本一家七口其乐融融。一次发烧,儿子被检查出患上了血液病。儿媳妇不离不弃,鼓励丈夫积极治疗。家人的付出与坚持,以及那刚出生的小宝宝都坚定了儿子对抗病魔的决心。付阿姨说,只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真正理解到“家人”的意义,虽然艰难,但是很欣慰。她对儿子很有信心,相信会越来越好!同时,也非常感恩能够遇到爱心厨房,让“抗癌”之路少走弯道。
徐顾问对大家的遭遇深表同情,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心厨房和陈霞基金会的意义。自受邀成为基金会的一份子,几年来,他见证了基金会发展壮大的每一步脚印,看到陈霞理事长相继荣获“姑苏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他打心眼里高兴。徐顾问说:“一个人做一件事容易,但一直做下去却不容易,陈霞及基金会能够始终坚持初心,致力于帮扶血液病患者,真的是了不起。”他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即使遭遇磨难,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这个社会的爱心力量,彩虹总在风雨后。
大讲堂结束后,病友家属围着钱玉兰(白血病康复患者,与陈霞理事长同年接受治疗,已康复23年)、三姐和杨龙兵,问这问那,久久不肯离去,纷纷表示:今后会常来爱心厨房,把爱心厨房当作“家”。
编辑:陈怡
上一篇:手鼓疗愈:为特殊儿童开启新世界的“心星”之旅
下一篇:第1000所“健康童乐园”幼儿园落户贵州 助力乡村儿童身心智全面成长